他很謙遜,卻敢于為員工拍桌子;他很年輕,卻立志做強傳統主業。這就是年僅36歲的龍星化工董事長劉鵬達的“矛盾形象”。在很多龍星化工人的眼中,這個董事長雖然年紀輕輕,卻很務實,一點不像“富二代”。接任龍星化工董事長僅一年多,劉鵬達就帶領公司完成了企業管理的數字信息化轉型升級,推出股權激勵,全方位提升了職工后勤保障,戰略布局煤焦油產地山西……
“龍星的企業愿景是‘打造世界炭黑品牌,鑄就百年龍星化工’,這不是說說就可以做到的,必須腳踏實地的干出來。”劉鵬達近日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時堅定地說。
內部管理:向數字和信息化要效率
劉鵬達說自己骨子里是理工男,3年的海外留學經歷,練就他獨立自主、勇于挑戰的品性。
“不過,上任第一天,我徹底失眠了。面對偌大的一個企業,從哪里開始梳理,幾乎沒有頭緒。”他苦笑著回憶。
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企業來說,先做好內部管理,才能征戰商場。幾番冥思苦想后,劉鵬達決定先從內部各項管理升級開始。
作為一家傳統的化工型生產企業,填寫外貿出口單據是日常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任何一個計算錯誤或項目缺失,就會影響海關記錄和客戶的付款。
在劉鵬達的親自參與下,龍星利用信息化系統平臺,迅速搭建了外貿訂單處理系統,達到一次性信息錄入,多重引用,自動計算,流程式制單并且全程記錄。以往,一個業務熟練的職員一天只能填三、四套外貿單據?,F在,即便是新手,經過簡單培訓,只需10多分鐘就可以填好一單。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也大幅降低了填單的出錯概率。類似的事情在過去的一年中有很多。劉鵬達帶領公司實施了30余項信息化流程創新。
例如,現在龍星化工生產部和研發部的員工不論走到哪里,都可以隨時拿起手機查看當前生產線的工藝卡和抽樣檢測結果。為方便公司的零星采購,龍星還開發了快速詢比價的應用,通過企業微信精準發布需求。供應商則像是在現場拍賣一樣的,通過在線比價填單,實時了解自己的報價水平,整個過程簡單透明,省去了議標環節,公司也有效節約了采購成本。
“利用信息化,我們從零起步,每個部門都獨立創造了適合本部門的積分管理系統。并配套建立了實體積分超市。結合每日工作總結,員工下班前,系統都會根據當日工作內容自動生成積分。這不僅充分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也讓能者多勞多得。”劉鵬達告訴記者,通過數字化信息化轉型,公司減少了紙質單據的傳遞,實現數據的高效流通,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時,也規范了業務流程,讓管理層能夠準確的根據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與決策。
結合企業特點,劉鵬達還支持研發部門設立科技創新項目50多項,從而整體改進了龍星的生產工藝,使產品結構更加優化,生產成本顯著下降。
2021年,龍星化工抓住市場機遇,主營產品產銷兩旺,各項指標創歷史新高。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和產銷量在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炭黑分會會員單位中排名第二位。全年實現營業收入超34億元,同比增長近5成;實現凈利1.72億元,同比增長1.2倍。
企業文化:暖心的年輕“家長”
“我認為讓員工有歸屬感和獲得感非常重要。”劉鵬達頗有感觸地說,“我是董事長,也是龍星員工的‘家長’,不能用‘畫大餅’的方式糊弄員工,要實打實的為員工著想。”
他清楚記得自己上任后第一次“拍桌子”發火。
“那是在剛上任沒多久的第一次職工代表大會。職工代表們集體向我反映,他們希望上早班的時間往后延15分鐘,正是這10多分鐘的空檔期,學校的大門是關閉的,自己的孩子只能在校門外活動。其實,這個問題職工們已經反映了好多年,而自建廠開始,20多年的‘傳統’也從未改變過。”劉鵬達回憶,會議上,他看著有些沒有送孩子苦惱的高管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再看著職工代表們失望的表情,再也沉不住氣了。拍板改了這個頑固的廠規,讓員工可以把孩子平安送進校園。這個平凡而有意義的改變,極大地鼓舞了員工的工作熱情。
在劉鵬達倡導下,改變的不僅是上班時間。他利用公司信息化平臺,開通了員工意見反饋箱,直接接受員工的信息反饋。此外,他還推動設立“微關愛”公益項目,每月對困難職工進行走訪慰問;讓后勤部門提升員工食堂菜品質量、利用炭黑生產余熱為員工改造了汗蒸澡堂;開通明星員工每日推薦;為一線值班室安裝空調……一年多來,員工滿意度大幅提高。
“我希望龍星成為一個讓優秀人才施展才華的平臺。”劉鵬達說,每個企業都有特點,而這往往取決于企業負責人的管理風格。好的管理理念會創造好的制度及和諧的工作氛圍,也吸引來了優秀的人才。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如何為他們的創新創效提供有力支持,是管理者優先思考的大事。”
劉鵬達鼓勵員工引薦以前離職的優秀員工回歸公司?;貧w后,經過考察合格,維持待遇不變,并接續工齡,對于能做出突出貢獻的,公司會對引薦人和被引薦人以獎勵。去年以來,大批老員工陸續回歸龍星。
為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認同感,2021年10月底,龍星化工對248名骨干員工實施了股權激勵。
公司戰略:在守“舊”中創新
“我上任后,公司定下了一個非常大的基調,就是龍星要立足炭黑的這個主業,做精、做專、做強。”談及公司戰略布局,劉鵬達非常堅定地表示,“行穩才能致遠。龍星的創新和改革都會在鞏固主業的基礎上進行。我們是國內外各大輪胎工廠的專業供應商,我們的客戶也都希望龍星可以越來越好。在炭黑產業這條路上,龍星化工會持續深耕。”
近日,龍星化工公告,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不超過16.04億元用于山西龍星碳基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項目(一期)的建設。
“項目將依托所在地原料和燃料資源優勢,構建綠色循環經濟產業鏈,打破公司的產能瓶頸,擴展產品系列,拓展新的盈利增長點。同時,募投項目也將通過建設研發中心及配套實驗檢測設備,為鋰電池負極材料等炭黑前沿應用領域奠定研究基礎。”談及在山西戰略布局,劉鵬達表示,“龍星將更貼近炭黑的原料產地,成本優勢也將更加明顯。”
“炭黑產品品種繁多,我們會針對性地擴大產品系列的深度和廣度,抓住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變革機遇,重點增加高性能炭黑產品產能,緊跟下游輪胎企業客戶產品升級需求,研發生產與之相匹配的新型炭黑品種,從而進一步擴展公司產品系列,拓展新的盈利增長點,降低因單一品種產品價格波動對公司整體業績造成的影響。”劉鵬達說。
文/摘自上海證券時報